大众网
2023-07-19
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见习记者 刘兆鑫 济宁报道
7月19日,大众网记者在汶上县环昙山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新闻发布会中了解到,2022年以来,白石镇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昙山省级示范片区,坚持将美德健康生活同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培育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形式、探索新路径,从产业发展、民俗文化、美德信用、数字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着手,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文明实践+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白石镇不断提升实践阵地便民性和实用性,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到产业链上,全力打造“文明实践+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促进产业发展来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内涵,带来GDP提升。庞楼村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模式,召集第一书记、企业销售员、青年志愿者组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从田间地头延伸至网络带货,助农销售白石核桃、昙山茗茶、香里百合等农产品达万斤以上,解决群众农产品滞销的难题。武村从保护传承民间手工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出发,形成一条集制作、销售于一体的民间手工艺品产业链,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创业和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
“文明实践+民俗文化”打造白石内涵
白石镇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和特色民俗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的道路,培育了本土技艺的志愿服务项目,结合根雕、布老虎等非遗项目开展文化传承志愿服务活动。兴化寺村充分利用“三乐文化”和志愿者的力量,将“三乐文化”与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项目相结合,开展“三乐书堂进村居”活动。庞楼村、夏村联合举办送戏下乡活动,将本土优秀的戏曲作品《两狼山》《老核桃的梦》送到群众身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进邻里之间的沟通了解,营造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北泉村重点打造文明实践民俗文化实践基地,设置根雕雕刻、布老虎制作、农耕文化、文创产品等功能室,以“文化风”推动“文明风”。
“文明实践+美德信用”树立文明新风
白石镇加强美德信用建设,强化信用激励作用,发放信用存折3000余个,惠及1.2万余人,充分利用“文明实践+信用”“志愿+信用”抓手效能,用信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弘扬诚信文明之风,助推乡村治理新局面。夏村将诚信体系建设融入村级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村民建立信用积分档案,设立信用积分超市,通过村里组织志愿活动赚取个人信用积分的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人居环境整治和社会公益等文明创建活动中来。白石镇利用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典型打造“仁义胡同”“孝善胡同”,把捐眼角膜的王西树、救人牺牲的夏本勤、照顾婶娘的宋洪香等事迹展示出来,促家风文明美。开展“环昙山健步走”活动,倡导群众树立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养成“日行万步”的科学健身生活方式和健走锻炼习惯,在快乐健走中感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