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06-20 来源:汶上县文明办 责任编辑:胡 碧源
赵金雪,女,1994年5月生,中共党员,汶上县文物保护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科科长。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离不开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作为文物保护工作中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人员,她全身心投入文物保护工作中。她是年轻一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代表,她用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让古老的文物在当今时代沉淀着内涵、发挥着价值,熠熠生辉。
提升水平,强化业务能力
汶上,顾名思义就是汶水之上,古称中都。现存众多名胜古迹,县域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赵金雪在2016年6月从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毕业后,在同年9月份就进入了汶上县文物保护中心参加工作。
她任劳任怨,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领导同事及广大群众的好评。
文物保护工作不仅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还需要专业的知识保障。“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初入文物保护工作的赵金雪来说,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工作期间,她主动加强文物工作的专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赵金雪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文物保护培训工作,加强文物法律法规学习的同时,自发参加网络学习。她先后在网上完成了《出土文献新发现》《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陶制文物保护修复》《文物学概论》《历史城镇保护》等线上学习。
在职期间,赵金雪先后发表1篇国家级论文《基于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分析》,2篇省级论文《基于文化创新的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理论研究》《大运河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赋能济宁汶上本土文化建设新发展》,不断提升业务工作专业能力。如今的她,面对汶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介绍时,她眼里充满坚定与执着。
不忘初心,坚守文物安全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看好我们的文物,守好馆里的每一件文物藏品,是我的职责所在。”七年里,赵金雪言行如一,如磐坚守。
她定期深入县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点开展文物安全巡查,认真填写安全检查记录,不断完善文物“四有”档案。她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点——南旺枢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概念性规划、柳林闸示范段环境整治、十里闸保护展示和南旺枢纽遗址数字化展示等方案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博物馆基地优势,以“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采用活动展演、文物展示、历史文献、3D演示等形式,让数字化形成的数字资源最大可能“被利用”,向社会各界人士全方位展现大运河水工技术成就及大运河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她还参与完成了南旺分水龙王庙建筑养护,以及思圣堂、冯广顺民居、九女阁、王家宅正房、冯令颜民居、郭氏家祠等维修保护工程,强化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文物本体安全。
更可贵的是,赵金雪还组织科普志愿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培训和交流,邀请部分优秀科普志愿者、专职科普工作者等开展文物保护相关讲座和培训,传授实用知识、技巧和实践经验。她利用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学生体验碑拓制作、木刻、泥塑技术等传统技艺。她借助知名媒体做好不可移动文物——大运河南旺枢纽媒体宣传活动。先后配合河北卫视、浙江卫视、山东电视台以及济宁电视台多个栏目积极做好大运河南旺枢纽的拍摄活动,充分借助国内知名媒体对大运河南旺枢纽进行对外宣传和展示,扩大了汶上运河文化知名度。
赵金雪视文物安全为文物保护工作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她始终坚守在文物安全工作岗位,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守护着汶上文物安全。
主动担当,全力抗击疫情
危难时刻显本色,大事面前勇担当。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江南北,让正值新春佳节的中国进入了严峻的抗“疫”之战。疫情动态不仅时刻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开启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阻击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赵金雪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战“疫”。
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本色,在抗疫战线上一路逆行,自觉充当防疫工作的“宣传员”和“战斗员”。
她带上红袖筒,拿起测温枪,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协助社区做好疫情网格化防控工作。她在引导群众扫健康码、核酸检测码、维持秩序等任务中穿梭劳碌。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坚守岗位的是她,勇闯风雪、不畏严寒的也是她。在这场“战疫”中,赵金雪像一枚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她在幕后躬耕力行,默默付出和坚守。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多年来的工作,赵金雪始终坚持如一,兢兢业业。作为文物工作的守护者,她以专业守护专业,以一颗敬畏之心对待文明的传承。